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文章

    我校理学院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名为“Space-Confined Strategy toward Large-Area Two-Dimensional Single Crystals of Molecular Materials”的文章,团队创造性地发明了“水面空间限域法”,利用单个或数个分子层厚的二维有机单晶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为人类提供了一类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研究发现,基于这种...

    2018年11月27日

  • 我校团队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发表文章

    我校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蒋佳佳副教授在国际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发表名为Bio-Inspired Steganography for Secure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s的文章,团队提出了模仿抹香鲸叫声串规律的新型仿生伪装隐蔽水声通信方法。该方法借用鲸鱼的“语言”实现深海隐蔽通信,具有伪装诱骗性强,信息传输高度隐蔽,通信距离远的特点,在国防和军事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蒋佳佳副教授...

    2018年11月19日

  • 我校赵乃勤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

    我校赵乃勤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名为1D Sub-Nanotubes with Anatase/Bronze TiO2 Nanocrystal Wall for High-Rate and Long-Life Sodium-Ion Batteries的文章,团队开发了一种简便的凝胶衍生方法,首次合成出1D细长的非封闭纳米管结构,呈高纵横比和开放管状,由锐钛矿/青铜矿TiO2纳米晶壁组成,具有优异的电子/离子传输和反应动力学性质。作为SIB的负极材...

    2018年10月31日

  • 我校王志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文章

    我校化工学院王志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Metal-induced ordered microporous polymers for fabricating large-area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的学术文章,本工作首次实现了超薄多孔膜的大面积制备。团队首次发现了可以通过金属诱导的方法来合成有序微孔膜,用于高效的CO2/N2分离。王志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CO2分离膜技术的研究。为突破CO2分离膜的性能瓶颈,从综合调控膜结构、联合多种选择机...

    2018年10月22日

  • 化工学院齐崴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文章

    我校化工学院齐崴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名为Rationally designed peptidyl virus-like particles enable targeted delivery of genetic cargo的文章,团队利用天然病毒的靶向特性,通过肽序列设计,采用多肽自组装策略,仿造病毒结构与功能,制备出非致病、可穿膜、并能定向递送基因药物的仿病毒纳米颗粒。齐崴教授团队根据艾滋病(HIV)病毒囊膜蛋白gp120上的V3多肽与猿猴空泡(SV40)病...

    2018年10月11日

  • 傅平青教授课题组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发表文章

    ​我校地科院傅平青教授课题组关于我国东部海域生物源有机气溶胶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和地球科学一区top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该研究为解析和模式模拟东海气溶胶的分子组成和浓度水平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化学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该研究报道了我国东海海洋大气气溶胶中糖类和生物二次有机分子的组成、浓度、空间分布及主要来源,发现沿海样品及...

    2018年10月09日

  • 元英进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

    我校元英进教授团队近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载了一篇名为Ring Synthetic Chromosome V SCRaMbLE的文章。文章证实了人工合成环形染色体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连续进化能力,显示与天然线性染色体相比,人工环形染色体具有更复杂的重排变化规律。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常见的真核生物染色体一般都是成线性的棒状结构,而人类的某些染色体发生变异后会出现“...

    2018年09月20日

  • 材料学院封伟教授团队近期在Nanoscale发表文章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封伟教授课题组在Nanoscal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Sonication-Assisted Liquid-Phase Exfoliated α-GeTe: A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with high Fe3+ Sensitivity”。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证明了单层α-GeTe是热力学稳定的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而且在紫外光区有吸收。首次通过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少层甚至单层的α-GeTe纳米片。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证明了液相法剥离得到的单层α-...

    2018年08月31日

  • 材料学院封伟教授团队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杂志上发表文章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封伟教授团队制备出具有自保护超长室温磷光性能的氟氮双掺杂碳量子点(FNCDs)。该研究成果于 2018 年 7 月 25 日以“Self-protective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of Fluorine and Nitrogen Co-doped Carbon Dots”为题在线发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杂志上。​天津大学封伟团队长期致力于氟化碳纳米材料的开发,近年来在氟化碳纳米管(Chem. Eng. J., 2018, 349 756; J. Power Sources, 20...

    2018年08月07日

  • 我校晏智锋团队在土壤异养呼吸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上取得进展

    ​天津大学地科院副教授晏智锋等联合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联合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Ben Bond-Lamberty等在土壤异养呼吸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A moisture function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that incorporates microscale processes”于2018年7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2018年08月03日

校内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校外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访问统计: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

E-mail: kjc@tju.edu.cn

版权所有:天津大学Copyright © 2010 - 2025 kj.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