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纪娜团队Appl. Catal. B-高温稳定水滑石基硫化钴钼催化剂实现木质素高效定向转化制取芳烃

    生物质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是唯一能提供液体生物燃料的可再生资源。相比传统的石油基航油,生物航油的巨大优势在于使用过程中CO2的排放在生命周期内呈中性,能显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木质素的结构和特性使之在制备环烃化合物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若能选择性断裂其结构中的C-O及C-C键,就可以有效地将木质素降解为含1-2个苯环的单体或者二聚体小分子,进一步通过催化加氢脱氧则可转化为含有合适碳数(C8-C16)的航油燃料。为了...

    2022年05月03日

  • 营养感知纳米药用于抑制癌细胞能量代谢

    ​天津大学理学院赵广久教授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王海研究员课题组在Nano Letters上发表关于模拟禁食饮食(FMD)辅助营养感知纳米药VFETX来调控肿瘤脂肪酸β氧化(FAO),从而通过抑制肿瘤能量代谢的策略实现抗肿瘤治疗的研究。 癌细胞通过调节自身能量代谢来支持不可控的增殖。靶向能量代谢途径可能成为一种可靠的抗癌策略。模拟禁食饮食(FMD)是一种限制营养供应的低热量、低蛋白质和低糖的饮食模式,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癌症...

    2022年04月15日

  • 同一领域两项成果!接连登录《科学》和《自然》

    ​近日,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合作,在可拉伸电子与显示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论文于3月24-25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刊发。《科学》:关注基于可拉伸光电器件的柔性人机交互系统基于可拉伸光电器件的柔性人机交互系统,是信息技术改造、融入生命过程的重要载体与前沿方向。通过导电高分子网络的拓扑柔性设计,实现了可拉伸电极材料的力-电综合性能数量级提升。使用据此研发的高...

    2022年03月25日

  • “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臭氧和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质,不仅造成许多环境问题,而且危害人类健康。催化氧化法是最有潜力的处理技术之一,开发高效稳定的整体式催化剂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去除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由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非贵金属氧化物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制备过程易出现团聚,导致活性降低。此外,载体也对催化剂性能产生影响。泡沫铜由于其三维通道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在各种催化剂载体中受...

    2022年02月25日

  • 能愈合的“超级变色皮肤”诞生——封伟团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

    新买的包包可以变换颜色,不小心刮破的衣服能像皮肤一样愈合,车漆剐蹭后浇点水就崭新如初……这些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现实。日前,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这种新材料很“聪明”,不仅能变色,还有形状记忆和自愈合功能。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已当选为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封面文章。对于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而言,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所具有的“自适应变色伪装能力”...

    2022年02月21日

  • 更匀 更稳 更高效 天大“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据悉,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将承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的比赛。对于这两个项目而言,优质...

    2022年02月09日

  • 天津大学赵广久教授团队J. Phys. Chem. Lett.:通过反向构型扭转新策略实现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射

    纯有机室温磷光(RTP)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其易于修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谱可调谐的发光性能被广泛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生物成像、信息加密、防伪材料等领域。室温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都涉及三重电子激发态,与有机体系单重/三重电子激发态之间的系间窜越(ISC)以及反系间窜越(RISC)过程密切有关。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引入芳香羰基、杂原子或重卤原子以提高自旋轨道耦合(SOC)常数促进ISC过程,并利用结晶...

    2021年12月21日

  • 关于启动第三届“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的公告

    为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重要策源地的作用,发现并培育具备开拓创新潜力的青年科研后备人才,受相关部委委托,第三届“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正式启动,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承办,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分别承办东、南、西、北、中赛区赛事。本届大赛主要面向教育部登记备案的地方高校(包含工信部高校)和国防科技大学,以高校在职科研人员为主,学生可由责任导师...

    2021年11月18日

  • “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在船舶柴油机尾气中碳烟催化氧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是全球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作为主要污染物构成严重的环境威胁,增加了人类健康的风险。鉴于船舶航运的特殊性,DPF采用被动再生技术显得十分必要。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最有希望应用于船舶尾气中DPF被动再生的技术,是柴油机碳烟催化燃烧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钙钛矿氧化物因其低成本、高热稳定性和结构可灵活调变,在碳烟颗粒物的氧化和NOx还原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2021年11月03日

  •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课题组《Matter》:4D打印仿生触觉应变自主软体机器人

    软体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非结构化环境,实现与人类更安全地交互。目前,软机器人主要采用手工装配工艺制造。制造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生产困难,限制了材料选择范围,并且难以获得复杂的驱动性能,更不用提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或智能性了。相比之下,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基于数字模型自动准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复杂零件,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灵活性。因此,3D打印是制造软体机器人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它可以实现智...

    2021年09月27日

校内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校外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访问统计: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

E-mail: kjc@tju.edu.cn

版权所有:天津大学Copyright © 2010 - 2025 kj.tju.edu.cn